【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去年是3D電視的普及年,今年將是3D電視的標配年。配帶眼鏡的3D功能已成為電視的基本配置。”創維集團研究院副院長李海鷹在日前深圳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3D立體視像論壇暨展覽會上表示。而會上四川長虹多媒體營銷公司總經理程勇也差不多表達了同樣的觀點:“預計今年3D電視的出貨量將占長虹總出貨量的60%以上,智能電視更可能會占到70%。”
事實上,據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的數據,今年一季度3D電視的份額已占到出貨量的32%。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C3D)研究數據預計今年中國3D電視機產銷量有望達到2000萬臺,比去年增加150%,占有率達48%。“2012年初,我國首個3D電視試驗頻道成功開播,也進一步促進了3D電視的普及。接下來,中國電信IPTV網絡電視新增的3D頻道也將于四月正式上線,3D電視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C3D公共服務中心主任兼總工程師陳斌在會上介紹,“并且,央視已購買了倫敦奧運會的3D轉播權,3D節目至少包括開幕式、閉幕式、田徑、游泳和體操等項目,這也將會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會上,陳斌代表C3D World對今年一月來央視的3D電視試驗頻道播出情況進行了匯報總結。
今年初,由中央電視臺、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深圳六家電視臺共同開辦、責任分組,經費自籌的原則進行了六臺聯播。各臺分別制作節目,中央電視臺采用左右拼接方式占用一個高清頻道統一播出。通過衛星覆蓋全國,面向有線電視網前端,傳輸過程采用加密方式,用戶免費接收。后逐漸擴大到幾十個地區。“3D的開播對硬件產業拉升明顯。”陳斌分析道,“隨著3D電視試驗頻道的成功開播,2012年春節期間,3D電視機市場銷售占比達60%。”
不過,試播中也反應出一些重要問題,其中最大問題是內容單一,并且在賣場沒有3D頻道演示,這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在內容上,他對于一些不符合3D電視制作的技術問題提出指導意見,包括:左右眼畫面明顯差異,個別畫面左右眼畫面內容甚至不一致;畫面正負視差過大;左右畫面有垂直視差;畫面主體超出安全范圍時間過長或范圍過大;字幕與畫面有前后關系沖突;會聚面突然調整,造成不適感等。“大家對于試播的3D電視質量還是有很多抱怨的,比如指部分節目重影嚴重,規格不統一。每個節目的雙畫面會聚距離不統一和會聚過大,有的竟然超過5cm。一部好的3D片雙畫面會聚距離不會超過1cm。”陳斌展示了調查中消費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內容欠缺、質量不穩定是目前3D電視的最大障礙。
不過,3D電視的開播倒是對硬件產業的拉升明顯,雖然內容不多,但由于3D電視與普通的2D電視差價已下降至15%以內,消費者還是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在廣東河源這樣的縣市,消費者也對3D電視表現出極大的購買力,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筆者在展館區長虹的展臺前與一銷售交流時他興奮地表示,這是他的親身銷售體驗,“這些地區的消費者開始不知道什么是3D,當我們演示3D后,他們都非常樂意多花幾百元選購3D電視,而不會選擇傳統的2D電視。”他說。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