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下周一(5月25日),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就將于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屆2015 CES Asia以“互聯互通”、“創新”和“物聯網”為主題。盡管本屆CES Asia是CES首次在亞洲舉行,但是依然吸引了包括凱迪拉克、福特、中國移動、英特爾、三星和京東等國內外重量級企業參加。除此以外,一些專注于智能硬件的小微企業也將會帶來自己的產品參展。
那么,這么多企業的加入,本屆CES Asia上有哪些熱門產品和技術值得看?
傳統IT
傳統IT廠商依然是這類消費電子展會的傳統亮點。本次包括IBM、三星以及Intel在內的國際大廠均會出席,其中IBM大中華地區首席執行總-裁錢大群還將進行一場相關的主旨演講。而三星作為最接近消費級用戶的廠商,除了會展現基于Tizen的物聯網相關技術解決方案之外,其基于Tizen的消費級智能手表Gear S 和Tizen智能手機以及最新發布的Galaxy S 6以及Galaxy S 6 Edge也是我非常期待能見到的產品。至于其虛擬現實設備Gear VR是否會展出則并未有明確消息。
至于英特爾,除了同樣會做一場主題演講外,我非常渴望看到他們能展示第六代Skylake芯片和樣品,畢竟它將展現未來兩年各種移動計算產品的發展方向。
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方面,本次CES Asia京東將以“官方行業合作伙伴”的身份參會,將會帶來智能家居、語音控制等創新智能產品和應用。在京東展臺上,觀眾可以看到“京東智能”搭建的基于京東JD+生態的高品質智能產品,結合京東智能云、微聯應用的智能互聯生活場景展示,IT數碼和智能家電部門帶來的合作伙伴熱點智能產品,京東金融眾籌平臺上最新最熱的項目等等。
此外,還有一家號稱能夠超越Facebook的Oculus VR虛擬現實頭盔的中國廠商多哚將會推出全球第一款眼鏡大小的VR智能眼鏡dlodlo Glass V1。這款產品主要特點是自帶契合VR虛擬現實的操作系統,采用高達2K的全高清分辨率顯示屏,而只有眼鏡大小的體積。它可以讓消費者隨時隨地使用,并且從分辨率來看,它有著遠超Oculus Rift DK2的顯示效果。
傳統家電
傳統家電領域,由于在今年的美國CES上樂視攜手高通展示了超級電視X60S。而在本屆CES Asia上,我們已經明確樂視官方商城將會參展,而其超級電視和樂視手機等產品將以怎樣的形式出現也是我的一個關注熱點。
傳統家電
除了樂視以外,去年終于艱難入華的微軟XboxOne也將首次在國內的大型展會上露面。我已經和微軟方面進行了一些溝通,但對方還無法透露是否會在CES Asia上帶來更多國行XboxOne游戲。此外,我得到線報說日系音響大廠安橋將與QQ音樂合作,在本屆CES Asia上推出一款采用雙無線技術+觸摸控制的新音箱產品,同樣非常令人期待。
作為豪華汽車品牌中的典范,在本次CES Asia上凱迪拉克將攜手安吉星共同參展。我最為關心的是凱迪拉克即將在年內推出搭載安吉星4G LTE技術的車型是否會出現在展臺上。畢竟,到目前為止國內車載移動技術依舊停留在3G時代,我們急切渴望看到由一款基于4G LTE技術的新車型來打破目前的僵局。
不同于市面上其他汽車品牌的無線網絡,凱迪拉克的優勢在于為用戶提供與整車深度集成的安吉星車載4G Wi-Fi熱點。這個技術實際是與中國移動合作,具有不斷電、信號強、覆蓋廣的特點。有了這樣一個大型的“隨身熱點”,即使我們在戶外遠行全車人也能享受到便捷的移動網絡服務,且理論數據傳輸速度是傳統3G的10倍!基于穩定高速的車載4G LTE網絡,汽車駕駛將被融入用戶的數字生活,讓用戶與車輛緊密相聯,時時在線,實現全面的人機互動互聯,體驗“貨真價實”的車載聯網生活。
此外,為了配合此次4G LTE功能的引入,上海通用安吉星對其硬件及后臺系統都做了全方位的升級,相比過去的移動互聯服務及行業內其他品牌的服務,能夠實時采集分析車輛數據,保障用戶人身財產安全、提升出行效率、降低維護成本,改善用戶體驗,為用戶帶來更多利益。
在本次展會現場,凱迪拉克還將演示適配流行的可穿戴設備的APP應用。
我曾經寫博客介紹過手機上的MyCadillac App應用,它的便捷、功能之全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這次凱迪拉克將把這種遠程控制的終端從手機擴展到更為時尚的智能穿戴設備上!無論你佩戴的是Apple Watch還是三星Gear S,通過可穿戴設備的APP應用,就可以直接用智能手表實現遠程車門上鎖/解鎖、遠程啟動、閃燈/鳴號、查看車停位置及車況數據刷新等核心操控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在Apple Watch上更可實現通過語音Siri系統對各種功能的操作,使用起來更加便捷和迅速。
除了以上這些,在3D打印、綠色科技等領域,還有很多企業會帶來其最新的產品和技術,希望本屆CES Asia能給這些高新技術企業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同時也能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方面的實力。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